学生,记下感动点滴
在此次“最美家书”评选活动中,参与者不少是学生。他们用诚挚的语言记下了自己在家庭中的感受,也引发了父母的更多思考。 柏庐实验小学的左佑是一位热爱读书和运动的学生,她的老师张慧珠介绍,左佑同学不仅爱读书,还喜欢写文章,音质也很好。“最美家书 ”活动开展以来,她积极投稿,在书信中表达了自己对家庭和生活的热爱。“每天晚上吃完饭,爸爸看资料,妈妈看报纸,而我则捧起一本书津津有味地阅读。我感谢爸爸妈妈给我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,所以写下了《阅读帮我成长》这封家书。”左佑说。这封带着浓浓爱意的家书,不仅进一步密切了左佑和父母的关系,诵读播出后也让更多家长感受到书香家庭氛围的重要性。昆山开发区实验学校六(6)班的陈贝妮是此次活动的获奖者之一,平时就有记日记的习惯。在“最美家书”评选活动中,她表达了自己对父母教育方式的看法。陈贝妮的妈妈徐衍红说:“这封家书记录了我在孩子教育过程中的点滴,她感受到我们对她的期望和爱,也让我对我们的教育方式有了更多的思考。”
家长,传递教育理念
此次家书征集活动也得到了家长们的积极响应。这一独特教育方式的展示与交流,在家长中引起强烈反响。
王燕是玉峰实验学校原家委会成员。在王燕的QQ空间里,有一封她在女儿小学五年级时写给孩子的家书。当时女儿正值叛逆期,对家人态度不好,学琴也不配合。王燕说:“我不希望自己变成只会发火的家长,于是我采用家书的形式给她写了一封信。”这封信后来被命名为《写给青春期女儿的一封信》。信中,王燕语气温和地讲了女儿存在的问题,并且提出了自己的期望。女儿虽然没有回信,但是王燕发现她有了很大的改变。王燕是一位比较善于表达的家长,她会在孩子的生日、毕业等重要节点用家书来表达自己对女儿的爱。
“我对女儿说,人生最遗憾的是我本可以。不用争第一,但是可以做到自己的最好。” 2007年上半年,王燕在玉峰实验学校分享了自己的教育经验,不仅促进了家校协作,也促进了家长之间的经验交流,给许多家长带来了思考。
教师,牵起家校之手
作为身兼家长、教师于一身的学校教师,“最美家书”评比活动让老师融家庭教育、学校教育为一体,推动家校合作落在实处。
在“最美家书”评比活动中,昆山国际学校四(2)班语文老师薛梅,写了一封信给自己的儿子。在信里,她回顾了在儿子一年级时自己的一次生病经历。“我写这样一件事,是希望用这样的方式激励孩子更勇敢。”薛梅说。在薛梅老师的眼里,家书既是她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,也常常会在班级教学中运用。比如在课堂上,鼓励学生用家书来表达自己的感受,密切与父母的关系。她也会在开家长会时,让学生们以一封手写信给家长带来小小的惊喜。在她的鼓励下,家长们用同样的方式回馈孩子,给孩子说说自己的心事。 “这次我参加‘最美家书’评比活动,我的儿子非常支持,他说我是他的骄傲。”薛梅相信,她在此次比赛中获奖,也将给学生们带来更多鼓励。
融传统之美,以家书之柔,促家校之合。“最美家书”如一缕缕丝线,连接起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,让学生在家校共育中成长。
(记者 金燕博)